在荷兰生活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时间:2023-09-20 09:52:34

考试复习不进去了,写点东西。

来荷兰大概八九个月了吧,住在鹿特丹。我很宅,很宅很宅,宅到八九个月了也只陪朋友去过一次海牙,此外就没有出过城了。大概我的回答只能算,在鹿特丹生活是种什么体验。

体验这玩意,是要有对比的。我只在北京和鹿特丹独立生活过,就拿北京做参照吧。

出鹿特丹中央火车站之后,我第一个感觉是,卧槽,我这是回国了吗?完全没有“国外”的感觉。之前去过美国安娜堡,那是一种多么浓厚的“国外”的气氛。我觉得这可能和人口密度有关。荷兰的人口密度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加上看到“很多人”,就觉得很亲切?之前在安娜堡,步行往返旅馆和学校的途中,几乎没遇见过当地人。但是鹿特丹这边,路上人很多的还是。

吃:

我和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住,国内的生活习惯基本保留下来了。附近的超市里没有买不到的中餐食材,甚至连日常的油盐酱醋都能轻易买到在国内用的牌子。有康师傅,有卫龙,甚至有海底捞等各家连锁火锅调料。超市里有冰冻大包子,鸡肉或牛肉馅儿,8毛欧一个;也有好邻居和7-11卖的日式饭团,最便宜的两块多欧一个。物价大概和北京差不多,有些东西贵一些,比如大米、玉米等,但也不离谱,能接受。

逢周二周六,可以去赶集,买些新鲜的果蔬和海产品,或者其他的日常用具。我第一次去赶集的时候,惊呆了,这简直是国内的菜市场,只是卖家换了不是国人。有些摊儿,和国内一样,打底裤多少钱一条,多少条八折,还有的摊儿卖杂牌包包、小珠宝首饰、玩物器具、布料等等。有能讲价的摊儿。集市口有卖烤玉米的,你路过了他会冲你用蹩脚的中文说”玉米玉米,好次好次的“。

早餐的改变比较多,毕竟没法像呆在北京时一样吃小笼包油条豆浆。不是说没有卖,有,但是不方便买,不是出门就能遇上的。偶尔怀念北京街边早点摊儿、小吃摊儿、大排档的那种“烟火气”。

荷兰人吃什么?面包,牛奶,cheese,沙拉,华夫饼,热狗。电视上怎么演他们怎么吃。特色美食餐饮店?不存在的。实验室的荷兰妹子说,好险,这边什么文化都有,什么文化的饮食都有,不然我大概活不下去。

噢,想起来倒是有一些特色的。集市和超市里有卖鲱鱼,蘸洋葱末生吃。用手捏住鱼尾,蘸点洋葱末,一口咬掉小半条,可爽,吃得像只猫,挺过瘾的。我是觉得挺好吃,没什么腥味,但有些人无法接受生鱼肉的口感。

另一特色是一家连锁杂货店”HEMA“卖的热狗。我吃过两次,感觉没什么特别,但是路过了吧又确实想吃。再就是街边小吃摊卖的春卷。我不知道荷兰文叫啥,但就是春卷啊,炸的比较硬比较小的春卷,不加鸡蛋的春卷,一欧一条的春卷。

好的,还有一项特色食物,合法的大麻蛋糕。在不卖咖啡专卖大麻的Coffee shop里面卖,5欧一小块。陪来荷兰玩的朋友买过,自己没有试吃。但朋友吃了半块也没啥变化。我不吃纯粹没兴趣,也怕自己上瘾(我感觉自己很容易对什么东西上瘾)。以前在实验室做药物成瘾相关的实验,手里拿过吗啡可卡因,因此这种“背德”快感已经磨没了。

穿:

一是便宜。ZARA这样的快消牌子,一件大衣,国内1500rmb,这边换算后约1000rmb。化妆品之类的就更不必说了。本身就比国内卖的便宜,还常年七五折到八折。

二是随性。在国内的时候,平日里穿什么,总有人会说你今天穿的如何如何。好看的夸赞一番,不符合审美的,带着开玩笑的性质,会有人说“你怎么买了这么一件衣服,显老诶”。这边不会有人对你的衣品、高矮胖瘦品头论足,至少不会说出来。就是腿粗一点,咋了?这件衣服显老了点,咋了?没人说三道四。因此,好像更能做自己了,能开心地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更能接纳自己的样子。这是我所理解的“自由”的一部分。

住:

买房当然是便宜。租的话和北京差不多吧……我无从比较。在北京是一个人住,住得有些奢侈了。现在合租,价格比自己住便宜得多。不过由于我是登记在这间房子地址下的第一人,许多“苛捐杂税”须得我先交一遍,再让房东还钱给我。一年的各种税费,垃圾处理费、污水费之类的,大小加起来差不多七八百欧吧。还行?

天气方面,据说一年300天阴雨。好像也没那么严重?多雨又干燥。衣服晾在屋里,第二天能干,和北京一样的。夏天天黑晚,现在才三月,通常晚上8点半了天才黑。盛夏的时候常常9点都亮着。冬天黑得非常早,下午三四点外面就黑黢黢的了。据说很多人在阴雨的冬天觉得抑郁难受,但我觉得还好?天晴或阴雨,我都很喜欢。下雨的日子,总是觉得很有诗意。但有些人就很受不了。

孤独感。也许还是融入不了西方生活吧,也没打算融入。一直觉得缺乏社会支持。和国内有时差,遇到挫折时很难诉说,常常自己关在房间里哭,哭累了睡,睡醒了再爬起来干活。是和国人一起住啊,但大概房客们总是来去匆匆,今年住明年走,这种不稳定状态下建立的社会支持比不上国内的朋友,也无法完全信任。不过话说回来,在国内有朋友陪的时候也是很孤独的。大概是因为孤独是人生之本质,只是在国外更容易有这样的感受。

安全。国外,我想,每个城市都有安全区和不安全区。整体来说,鹿特丹是相当安全的。凌晨两三点从实验室回家,也没有事——当然,最好还是别这么做,不管在哪。

行:

我很宅,抵达鹿特丹后的三个月内,没有坐过任何交通,去哪都靠走路。在北京,但凡要去哪,都要提前一个小时做准备。这边,平时半个小时最多了。从鹿特丹到阿姆也就半个小时不到的火车,比从三元桥到首都国际机场的地铁都快。后来因为刮风下雨太冷了,我又喜欢睡觉,所以才开始坐地铁上下学。现在暖和了,买了辆单车。每条路上都有单车道,还是很方便很安全的。话说,摩拜已经拓展版图到鹿特丹了。

人。不得不说,荷兰真的是,很开放,很自由的一个地方。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都有,文化融合我看比老美强一点。大家的英语都不是母语,各有各的口音,没有人那么care你的口语,因此说话倒不紧张了,只要能把意思表达出来就好,不懂的词也能大方地问。去超市或什么地方,服务人员会首先用荷兰语跟你说话,把你当本地人看,你要求用英文时,他们才会转成英文。比较bug的地方在于,各种价签、提示牌之类的都是荷兰语。甚至学院也是!太bug了,连荷兰人自己都很嫌弃,高等学府竟然没有英语提示牌,搞什么国际化。

景点。刚刚到鹿特丹的时候,晚上没什么可玩的去处。是真没有吗?也有,但不是我的娱乐方式。想和好友一起吃火锅冒菜串串香钵钵鸡,想和小姐妹一起看爱豆演的流量电影然后出门疯狂吐槽,想吃冰糖葫芦杏仁豆腐想去东岳庙烧香,疯狂想念工笔画般的北京,想念水墨画般的家乡小城,但是最终也慢慢习惯了很有透视画感的鹿特丹(强行排比)。

没看过著名景点,拣知道的说。首先,博物馆很多,全荷兰大概400多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办张博物馆卡,一年60欧,逛得很爽。真的是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博物馆。人文气息浓厚。建筑设计感很强,散步不觉得枯燥。话说,鹿特丹有全球四大电影节之一,鹿特丹电影节。前不久刚闭幕。据悉,参展的电影一般是比较前卫、独立的,貌似以前国内有七导演秘密参展回国后被全面封杀。好了,然后说一下刻板印象中的荷兰景点——风车。很幸运,荷兰的古风车景点就在鹿特丹周边,简直是死宅福利。可谓人间仙境。ip SE垃圾,完全拍不出雨过天晴的逢魔之时、晚霞映照下的天空无限辽阔的壮观景象。

Kinderdijk, 小孩堤坝。2017/11/11,雨后傍晚。

鹿特丹作为过去的全球第一大港,没有坐船参观过港口简直说不过去。夜晚,看到码头上密集的集装箱时,内心忽然觉得自己乘坐在一艘时代的巨轮上,世界瞬息万变,时刻繁忙。

Prinses Beatrixhaven港口。2017/9/1,晚九点零一分。

其实吧,荷兰和德国都算是集体主义得分比较高的国家,和在国内的感觉还是比较接近的。你看下面这张图,我住房楼下,看起来就和我城乡结合部的姨妈家没啥两样。

鹿特丹市中心附近的封闭住宅区内院。2017/12/10,初雪午后。

最大的感受是,平静。好像没有北京那么多诱惑。有时候觉得,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节奏,不疾不徐。

--

诶哟喂,写这么长,不专门弄篇文章可惜了。

距离第一次写这篇回答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现在有了些新的感受。

我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适应之后的生活又有了不同的体验。

初来乍到的时候缺乏social support,于是便感到孤独难捱。好在运气很好,遇到了有如生命之光的导师,细心指导学业,教导我为人处世之道,教我处理人际关系,全力支持鼓励我。课题组氛围实在优秀。在大导师家聚餐的时候感觉像有了个家。

荷兰的文化氛围十分十分浓郁,高雅艺术(fine arts)和现代艺术(modern arts)非常受欢迎。在这里,艺术家的地位高于商业成功人士。大小演出极多。我喜欢的音乐家巡演极少到国内,但是他们每年都会来荷兰至少一次。阿姆斯特丹是音乐家们喜欢的地方。一个小小的低地国家,竟然能出两支世界级的交响乐团,其中一支还是世界top3。家门口有鹿特丹爱乐乐团,每次演出都座无虚席。有意思的是,看演出的时候,前排一水儿的白发和光头,老龄化程度高。

说到老龄化,想起才了解到,荷兰的退休年龄是67岁。部门里的秘书老太太现在64岁了。我一直以为秘书都是年轻小姐姐,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龄”的秘书。热爱工作的人很多。我惊讶于67岁的退休年龄,他们却觉得这甚至还早了一些——可能课题组的人真的太热爱工作了吧,有说宁先死不退休的。

城市虽小但五脏俱全。无论你需要什么,鹿特丹这样大小的城市一定能满足你。打耳洞的店大概两三家,但是他们的业务熟练,可以满足任何在身体各部位piercing的需要。桥北的电影院大概三家,其中一家是艺术电影院线,所以商业电影艺术电影都有地方看。这里也有日式文具店,因此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需要从国内带好看的笔记本和笔过来。

补充一些零碎的新感受吧。

我爱上了奶酪。荷兰的奶酪一定有一款是你爱的,选择太多了!我的口味越吃越重。

有了安全感和踏实感。相比国内,这边年轻人普遍要成熟稳重一些,迷茫还是会迷茫,但是不会浮躁。踏实做事是要务。

小姐姐们热爱塑性。去健身房的小姐姐大半是练翘臀的,腿什么的似乎没有那么在意。

节日气氛很淡。圣诞节只有一两天有点活动,元旦也是。

还有啥以后补充。

又过去一年了。今年年初离开了荷兰,前往瑞士读博了。再回头看,又有新的感受。这里补两笔。

有人希望我说说在学校的体验:

我是在医学院里的非医学生,做的是基础生物医学科研(这很重要,因为不具备跨行业的普适性)。我的硕士同侪里很少有华裔(博士生和博士后里倒是不少),且这个硕士项目课程设置又很特殊,与荷兰其他学校的相同专业的项目,甚至所有其他理工科硕士项目都不一样,因此我认为没有推广性,所以回答里很少提起。荷兰的两年研究型(理工类)硕士项目通常要求学生在课业之外,在两个地方(公司/学校/不同课题组)完成3-9个月的实习,完成两篇实习报告。但是我所在的项目更像国内的传统硕士项目,两年内都跟着同一个组同一个导师完成一个长达两年的研究课题,完成一篇论文,按领域内主流刊物的审稿标准评分(老师们也经常帮期刊审稿)。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前者好在能够有不同的实习经历,后者则能出一些大的成果,和导师的关系更深厚一些。不过教授们不是都是像我的督导一样愿意花精力培养学生,也有学生想要赶紧逃离的,只是不管怎样绝不会把学生当成私人助理,去做一些专业以外的事。我的项目里,每位学生都给配备了大导师(课题组负责人)和督导(实际指导人),督导的官方说法是“daily supervisior”,是你可以每天见到,事无巨细都要指导你的。这个匹配是通过一个类似“速配相亲”的模式完成的——在一个月内与至少5组导师组合见面交谈,然后双方按序写下“我最心仪的老师/学生”,再由秘书安排。可选则的课题数量是学生人数的三倍。

总而言之,进入这个项目是我的幸运。它是学徒式的。我每天坐在督导身边的工位学习和工作,享受了两年的鼓励式教育。

这家医学院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医学中心,因此指示牌和文件之类的都是荷兰语,但基本上人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同级学生多来自欧洲不同国家,亚裔很少。氛围因人而异,我们那届的学生都很腼腆,开学的social大家都觉得累且有点尴尬,属于上课提问都很寡言,老师要直接点名回答的那种;下面那届就非常活跃,截然不同。大家都很友善。荷兰人的共情能力很优秀,我在校内外接触过的同龄荷兰人,总是让你一下子感觉自己被理解和接纳了,且他们会主动找话题聊不让气氛尴尬。这一点让我非常印象深刻。而且他们会觉得如果身边有一个人不说荷兰语,那他们也应该少说荷兰语,或者至少解释他们在谈论什么,避免让不会说的人感觉被冷落。

目前在瑞士法语区,今早和一个从荷兰来的博士一起去上班。他谈起前两天我们都参加了的一个小型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四个人,只有我们俩说英语。他说在我赶到现场之前,他身边的三个人和另外两个培训师都在说法语,见他都不搭话,问他是不是不会说法语。他说是的,并且以为他们会解释一下内容或者改用英语,但是他们得到他的回答后,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接着用法语聊天(其中一人还是他的办公室同事)。

絮絮叨叨想表明的就是,我在荷兰获得的人际关系感受是非常不错的,大家会注意身边人的感受,也没有语言上的优越感。也是一种开放和平等的表现吧。

工作态度上,我没有见到所谓的“欧洲人很散漫”。不过这样也可能是我的样本偏差。但是生活是自己的,节奏也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从中国来,督导从美国来,有时我们会在实验室待到凌晨,甚至通宵(晚上用实验设备的人少)。我熬夜肝论文的时候,他也来做实验,陪着肝完。

课程上,同样,我认为我的例子可能不具备普适性。我们小班教学,明显看得出课程是精心设计,一节课扣一节课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必须提前预习,每一门课都会有几位老师参与,用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来说明原理,甚至有一些教材里的内容正是他们的研究确定的。老师叫得出每位学生的名字。解剖课的老头是个学界里的人物,会让学生一个个上台指着图说每一个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可以这么说,在我短暂的两年硕士学习中,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密集的指导和训练,也与导师建立了很深厚的连结。这正是我一直所期盼的。某种程度上我视督导如父亲,因为他还教我为人处事,也确实很关心我。他见我中午要连着做实验没空下楼吃饭,就在去吃饭的时候给我捎了三明治,另带了健达巧克力(Kinder)和我常喝的果蔬汁

离开实验室那天,他给我准备了礼物,一个小袋子,里面是一封信,一本冯内古特的小说,还有其他零星他觉得我用得上的实用物件。让我想起每次从外祖家出来的时候,外婆总要我带点这个那个走。

回家后发现,书里面夹着50欧元的纸币(荷兰最大流通面值)。大概是lucky money的含义。

与非医学院非MBA的项目相比,我的学费很贵,但我觉得值得,且是我赚了。但我要再重申一遍,这种经历是很个人的,不具有普适性。

2. 原本觉得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是写到这里又觉得,我最怀念的不是荷兰的物质生活,而是我所遇到的人,以及跟他们一起相处的时光。环境也因为那些时光而变得格外迷人。我喜欢荷兰那没有山峦起伏的低地平原,喜欢荷兰的阴雨绵绵,喜欢盐腌生鲱鱼,喜欢产品丰富的亚超。但也许我真正喜欢的,是和朋友们一起骑单车出去玩(这在满是山地的瑞士就变成是魔鬼体能训练了),是外面下雨办公室内却暖融融的气氛,是喜欢跟朋友一起兴奋地尝试新美食,是喜欢和朋友们用从亚超买回来的菜一起做火锅。在这些时光里,我一个刚刚离开家、父母眼中的小孩,在新认识的朋友、同学同事和导师的帮助和关心下,慢慢独立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人。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