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唐风宋韵里品一缕荷花清香!

时间:2023-09-20 09:26:44

世人皆是花下客,人人都是赏花人。/有人爱桃花的“可爱深红爱浅红”,比如陶渊明、唐伯虎,一个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一个是“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的桃花庵;有人爱牡丹的国色天香,比如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既然有人爱牡丹的雍容华贵,自然也有人喜欢荷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个人便是周敦颐。/眼下正值三伏酷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万物皆被阳光炙烤,唯有这池中、湖中的朵朵芙蕖,带给人清凉和舒爽,在莲叶田田的盛夏,令人沉醉不知归路。春去夏来,夏去秋来的季节更迭里,藏着的便是一朵莲花的卷舒开合,花开花谢。她在用她的清凉伴你走过这一季,从初夏至盛夏再至清秋。。。。。。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流水落花既然送走了暮春,自然也就迎来了初夏,初夏的美,在这首《小池》里,全然落在了一个“小”字上——“池塘”是“小池”,泉水是“涓涓细流”,荷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蜻蜓自然也是小小的,初夏时光,阳光晴朗而不燥,绿树成荫照映水面,小荷未绽,蜻蜓点水,一幅诗情画意的风景画正在眼前,全诗以小见大,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夏天小巧玲珑的一面。那池中小荷,是夏意初露而未满的标志。阮郎归.初夏宋 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是一幅少女初夏午睡前后闺阁生活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有“绿槐”、“高柳”、有新蝉,唐代诗人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的场景仿佛再现。聒噪了一阵的知了声初停,随即熏风吹起,熏风便是暖和的南风,古人对这种助长万物的风曾写有《南风歌》大加赞颂:“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意即虞舜特制五弦琴为《南风》伴奏。这里的“熏风初入弦”,是说《南风》之歌又要开始入管弦被人歌唱,以喻南风初起。词的首句写出了初夏的立体感,集结了视觉、听觉和触觉,这是室外夏天悄然而至的样子。词的次句,将视角由室外转入室内,宋人喜雅——点茶,焚香,写诗,饮酒,无一不是给恬淡宁静的生活增了许多乐趣。少女的屋内沉水香的香气缭绕,袅袅轻烟升腾而起,白烟和窗户的碧纱相称,屋内氤氲着阵阵异香,少女在屋内午睡,好一幅幽静闲雅的画面。忽然一颗棋子落下的声音打消了少女的睡意,少女惺忪着睡眼,却不见人影,苏轼《观棋》诗云:“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由于四周着实太静,静到外界的一切声音都有可能惊扰到少女的美梦,好似平静已久的水面,一颗小小的石子丢入其中,引起涟漪阵阵。不过不要紧,因为她大概已经睡足,少女慵懒着起身,宜人的天气让她打起了精神,准备度过这悠闲自在的夏日午后。夏日从来是火热与清凉的碰撞,一场微雨比起烈阳更值得令人期待。此时微雨初霁,眼前的池塘被细雨荡涤过之后更加灵动:小荷展开花瓣,荷叶翻转,榴花在雨水过后更加明艳亮眼,美得让少女陶醉,不禁玩兴大发,少女索性摘下荷叶,在池边玩起水来,嬉戏之间,飞溅的水花也让乐到不能自持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苏轼写闺情的这首词,一扫之前的闺情诗词的倦怠,孤闷和愁苦,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活泼灵动的庭园野趣图,那一朵雨中小荷,便是这词中少女的缩影。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的这首词历来被人们熟知,李家有女初长成,待字闺中的少女,下一步便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新妇,此时,李清照回忆起以前嬉闹玩耍的日子:夕阳西下,在溪边,记得那里有一座亭,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喝醉了,醉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她是荡舟出游,划入这丛丛藕花之中,也许是绿萍过高加之李清照又是沉醉出游,自己竟一时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只能焦急地在迷途里寻找出路,只是这一举动把悠闲停栖水洲上的水鸟都吓飞了……李清照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初识文字,娴熟针绣,便待字闺中,准备出嫁,她生于官宦之家,父母文学造诣都很高,家中藏书给了她良好的艺术和文化熏陶,因此她眼界开阔,不再局限于那个时代寻常女子的平淡生活,她表现出别样的活泼和洒脱,更多了些自由、俏皮和灵动,读完此诗,无人不想与李清照一起“画船撑入花深处”,泛舟荷塘,宛如置身世外桃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题是送别友人的诗题,杨万里却并未拘囿于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也没有与友人过多的畅叙友谊,而是转而写盛夏西湖之景,想到西湖,我们不仅想到的是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晴雨之景,还有便是这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荷韵,西湖的盛夏自是与其他三季不同,荷叶连接天际,阳光下的荷花更加明丽,杨万里不仅写的是西湖的满湖荷花与荷叶,更是以这无尽的荷韵表达对朋友的眷恋。读完诗的我们谁人不对盛夏西湖的满湖荷花心驰神往?那“映日荷花”便是夏意繁盛的见证。采莲曲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诗是一幅诗情画意的采莲图,“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中的采莲女身着与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笑靥如芙蓉,罗裙不仅与荷叶颜色一样,或许质地也相同。让人不禁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以及贺知章的《咏柳》也有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见“裁”字用笔之妙。王昌龄明写荷花之美实则是采莲女之美,在“莲叶何田田”的荷塘之中,采莲女们嬉笑打闹,穿梭于稠密的荷叶之间,早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个“乱”字更显采莲女的俏皮活泼,让看到此情此景的作者找寻不见,正当作者怅惘迷失之际,十亩荷塘忽而歌声响起,方知本已“消失”的人儿还掩映在这荷叶荷花之中,真可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作者不让采莲女明出现在画面上,而是用人花难辨,人花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采莲女的烂漫天真和蓬勃朝气,你是否也想如采莲女一般在莲叶田田间采莲嬉戏呢?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 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荷花是夏天的精灵,但是“花落花开总有时”,是花总有凋谢的时候,而荷花的凋谢也有一个过程,秋天是“残荷”,《红楼梦》二进大观园是中秋左右,林黛玉于是将李商隐的这首诗最后两句改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而按照节气来看“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已到农历九十月,诗句说“霜飞晚”,霜来迟了,可见李商隐写这首诗时基本是冬天了。李商隐是崔氏兄弟父亲的重要幕僚,和崔氏兄弟同龄,是要好的手足朋友,公元835年(唐文宗大和八年)当时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人在旅途难免寂寥,此时李商隐不免怀念起友人来,就在一年前,崔氏兄弟的父亲不幸离世,这里的绿水和翠竹将亭阁掩映得幽静雅洁,但与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相隔路远迢迢,自没有人共赏美景,诗人难免惆怅孤寂,他的思念随着这重重城墙飘向长安。李商隐同样有丧父的经历,所以对崔氏兄弟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所以他写下这首诗是为了安慰崔氏兄弟,同时也是自我悲伤情绪的排遣。/有诗云:“有花堪折直须折”,换一个角度便是“有花堪赏直须赏”,此时是三伏盛夏,夏天,总要赏一次荷吧?在清风荷韵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特别
推荐
赫哲雪村欢迎您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