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甲胄结构中的大小“荷包”是什么鬼?

时间:2023-09-19 09:35:39

清代铠甲,可能是目前国内接触最多的古代实战铠甲了。康熙时期,清军铠甲的样式已经基本确立,乾隆时期,清政府制定了规范清军甲胄形制的官方条例,当时的铠甲包括甲和胄两部分。

甲由上衣和下裳组成,上衣由九片甲衣组成,分别为:一件身甲、两件袖子、两件肩甲、两件护腋(遮窝)、一件前裆(又称大荷包)、一件左裆(又称小荷包),九片甲衣之间以绳索或金属构件连接,下裳由左右两片甲衣组成。

图式中记载,肩甲和身甲的连接部位缀有若干片外露的铁甲片,目的在于防护肩部。从紫光阁功臣像上看,当时的不少将领铠甲的护肩在靠肘关节一端也会安装金属甲片,而非仅在和身甲连接的部分安装甲片。现实与官方规范存在冲突属于正常现象,而紫光阁功臣像是皇室组织绘制的,可信度较高,因此当时有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护肩样式。

为了让身体各部分都能承担甲的重量,同时避免外形松垮,士兵穿完甲后,胸口部位通常要束一根丝绦,被称为甲绦,上衣的腰间外部也要束腰带。

组成上衣的甲衣均为布面甲结构,布面甲的构成为:外层(包括表层、内里、边缘),内层,即防护层。不同铠甲外层所用纺织物的材质和颜色也有可能不同,材质有缎、绸、棉布等,颜色则较多。防护层的材质构造也有两种,一种由铁甲片缀成,一种由棉花浸水压实后制成,使用铁甲片做内层的甲胄被称为布面铁甲,使用棉花做内层的甲胄被称为棉甲。无论使用哪种夹层,都需要大量甲钉将内层和外层固定在一起,甲钉的材质有金、银、铜等不同材质。

下裳的甲衣有三种样式,除了布面铁甲和棉甲之外,还多了一种明甲的样式。明甲即甲片铁甲片缀在布面之外的甲。康熙五年,皇帝的旨意中说,侍卫、护卫、前锋、护军的甲可以使用明甲。但在皇朝礼器图式中,只有部分甲的下裳会采用明甲结构,上衣均为暗甲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不是所有的清甲都有十一件部件,不少甲没有袖子,也有甲既没有袖子,也没有左裆和下裳。另外典型清甲的袖子在设计之初是为了防护小臂部位的,因此穿戴完毕后,袖子能遮挡的部位也就仅限于从手腕到肘关节向上一点点的部位。现在很多影视剧里的袖子防护范围涵盖整个臂膀,这种做法是存在问题的,这种袖子涵盖整条臂膀的甲出现于中晚期,且都是棉甲中的非实战型棉甲。实战型甲胄,无论是布面铁甲还是棉甲,都存在一定的厚度,因此如果袖子太长的话,肩关节的运动会不太方便。

胄由胄体和小片甲衣组成,当时的胄体为圆柱体和圆锥体结合而成的几何形体造型,其下部为高度较矮的圆柱体,上部为高度较高的圆锥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结合部位转折明确,存在一道棱线。

这种胄体由左右两个半壳状部件铆接而成,两个半壳相接的部位安装有前后两道条状部件,被称为盔梁,盔梁所在的位置与人体的正中线重合。胄体的顶部为一个接近圆柱形的部件,部分部件上部为一个半球体,这个部件被称为覆碗。覆碗上面有一根空心的短管,部分胄的短管基部装有花瓣状部件。在使用时,这个短管上会安插一个被称为盔枪的部件,盔枪的主体为一根圆柱体金属部件,顶部有一个圆盘,这个圆盘被称为盔盘,盔盘的下面通常会安装各种盔缨,上面则会安装胄顶。

胄体的基部会安装一件弧形铁片,被称为护额,护额的防护区域为前额部位。护额的正上方会安装一片垂直于护额的铁片,被称为舞擎或遮眉,舞擎的作用与帽檐类似。

胄体下部会安装两片垂下的护耳和一片垂下的护项,护耳的下部会安装立领状的护颈,设置护耳、护项、护颈的目的分别是为了对耳部、后颈、咽喉部位进行有效防护,护颈上有系带两根,穿戴者戴好头盔后,需要系紧系带。部分胄没有护颈,只有护耳和护项,系带便安装在护耳下部,使用时同样需要系紧。

清代胄体的材质有铁质和皮革髹漆两种,皮革为牛皮质地,覆碗、盔枪等胄体附带部件为金属制成,通常为铁质或铜质,护项、护耳、护颈的结构与身甲相同,有布面铁甲和棉甲两种结构,没有使用明甲结构的。

清人穿戴胄时,为了穿戴舒适,避免胄体摩擦头部,会先戴上纺织物制成的胄衬,胄衬的外形与瓜皮帽相似,顶部结有红绒。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喜欢冷兵器的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