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年幼被卖,惨遭强暴,她却活成“时代传奇”:一生颠沛,一生勇敢还在吃牢饭的6位明星,个个没有冤枉,没一人值得同情

时间:2023-09-06 18:20:28

引言

1985年,71岁的她为电视剧《四世同堂》献唱了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首只有八句歌词、两分多钟的主题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学习京韵大鼓的热潮。

演唱者用她独特的浑厚嗓音,将这首歌演绎得荡气回肠、深情款款。

这首简单的歌曲成为骆玉笙的代表作和经典之作,也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传承的经典案例。

她的故事,也正如这首歌一样:好似一曲千锤百炼的鼓乐,亦或是一声催人泪下的悲曲

她就是骆玉笙,京韵大鼓鼻祖,中国曲艺传奇人物。

从小失去家庭温暖,四岁便在旧上海闹市颇得名声,被戏称“小怪物”。

纵使如此,诸多不幸却依然埋进骆玉笙幼小的心头:她既是被卖的孤女,又是遭冷眼相待的养女,唯一慰藉,就是曲艺,这也成为了骆玉笙生命的注脚。

从“小梨园”到新中国的千家万户,用韵律来寻求喜乐,用歌声来抚平创伤,诗意,正是她破茧成蝶的羽翼

经历了旧社会的风雨飘摇,她继之以新生,终成大师。

那首《重整河山待后生》,承载了骆玉笙毕生的情感与抱负,也向后人传递着民族的血脉生命:曲艺之道,她心无旁骛;音乐之美,她意牵飘飘。

她是骆玉笙,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度过了人世兴衰浮沉,最终化作一缕轻烟,融入这古老的大地。斯人已逝,但其鼓韵不息

悲惨童年

1914年,骆玉笙出生在一个江南小镇的普通家庭,原名不详,她天资聪慧,性格活泼,本该像任何孩子一样受到父母呵护,度过牙牙学语的童年时光。

然而,命运给了骆玉笙残酷的安排。

六个月大时,她就被亲生父母出卖,送到一个以卖艺为生的骆家并改名为骆玉笙。

养父骆彩武是个四海为家的游艺人,将骆玉笙视为谋生的工具,而那冷漠的养母,更是把她当作赚钱的佣人看待,对她毫无母爱可言。

江湖艺人生性凶恶,骆玉笙跟着她学艺,日子苦不堪言。每天从早到晚重复单一的基本功训练,稍有差池就会遭到毒打。更令骆玉笙痛苦的是,这个继母性格刻毒,经常无故虐待骆玉笙

4岁那年,骆玉笙被安排在上海大世界以变脸卖艺。

她天资聪颖,配合父亲的戏法表演,用稚嫩的歌喉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小怪物”这个外号也由此而来,掀起了一时的轰动。

对骆玉笙来说,台上才是她唯一的快乐。

养母的漠视和苛刻,让骆玉笙痛苦不堪。她时常自己悄悄掉泪,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直到10岁,骆彩武才告诉她养女的身世。这成为骆玉笙幼小心灵的阴影,她开始用唱歌来发泄内心的伤痛。

台下,养母仍然冷眼相待,经常无情打骂她。

5岁那年,骆玉笙舀水时不小心掉进水缸,旁人七手八脚地把她救出来后,养母却担心她身上的戏服泡水,一通打骂之下在寒冬腊月的凌冽寒风中让骆玉笙顶着寒风上台

因继母的肉体与心灵的双重虐待,尚且年幼的骆玉笙大病一场,或许果真应验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古话,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骆玉笙反而唤醒了对苦难与艺术的敏锐直觉,在曲艺的技艺上日渐精进。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骆彩武开始带骆玉笙学习戏曲。

其实,骆玉笙在师从京剧大师之前,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并且在京剧表演上颇有天资,她的音色高亢嘹亮,技艺精湛,扮相唯美,深受当地广大观众的喜爱。

9岁时,骆玉笙拜苏焕亭为师,请求其传授艺术精髓学唱京剧老生。

1926年,她登台演出京剧,正式取艺名“小彩武”。

骆玉笙虽然在京剧大师的教导下逐渐掌握了京剧的基本技巧,例如气息的控制、唱腔的处理以及身段的表现等,但却渐渐发现自己对京剧的兴趣逐渐减退

骆玉笙觉得自己的性格更适合表现出更为激烈和奔放的情感,而京剧过于繁琐和拘束,无法满足她对表演艺术的追求。骆玉笙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表演形式。

一次偶然机会下,她接触到了京韵大鼓,被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方式所吸引。

京韵大鼓是一种在京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形式,它注重表演者声音的爆发力和节奏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演员个性化的表演风格。于是,骆玉笙决定放弃京剧学习京韵大鼓。

1931年,骆玉笙拜刘宝全为师,学习刘派大鼓曲目,这时她的养父已经去世,为了纪念他,骆玉笙将艺名改为小彩舞。

1934年,她又拜韩永禄为师,学习韩派大鼓曲目,骆玉笙从头学习这门新形式,从基本功到高级技巧,每天勤学苦练,由于她小时候就已经接触过戏剧和音乐,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素养和音乐基础,因此骆玉笙进步很快,并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1936年9月3日,骆玉笙开始在天津新开业的小梨园剧场演出京韵大鼓,字正腔圆、抒情含蓄的演唱形式,深受观众喜爱。她的音色高亢嘹亮,技艺出众,每次演出都能以激情四溢的演唱和精湛的节奏感征服观众。

在天津卫,骆玉笙迅速扬名,演唱的京韵大鼓曲目层出不穷。

骆玉笙的唱段以激越、挺拔的“嘎调”著称,加上宽广的音域和自然悦耳的颤音,形成了独特的京韵大鼓“骆派”唱腔,她演唱的传统曲目如《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等,以及新创作的曲目如《光荣的航行》、《重整河山待后生》等,都受到广泛赞誉。骆玉笙的表演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赞赏,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尊敬与追捧。

时局动荡

辛亥革命后,天津局势动荡,地痞流氓开始嚣张。一伙混混见骆玉笙是外地演员,想借机敲诈。

他们传话给骆玉笙,要她每月交保护费,否则就让她无法在天津立足。

白天,骆玉笙要排练、演出,晚上还要应酬这些混混,演出一整天,口干舌燥的她,他们却一个子儿的报酬都不给。甚至在一次赶夜路的过程中,小混混们逼迫着骆玉笙进入一个昏暗狭窄的巷子,对骆玉笙实行强暴和污辱,并最终导致骆玉笙诞下一子

骆玉笙悲愤万分,想要反抗,但又害怕自己师门的名声被他们玷污。

这种压力让骆玉笙心力交瘁,她恨不得立刻逃离天津,但又不愿放弃在言老师门下的学习机会。

1932年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引发了九一八事变。天津也受到了日本军队的威胁和干涉。一些汉奸和亲日分子开始在天津横行霸道,控制了一些戏院和曲艺团体。

日本军队加紧了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打击和禁止。他们查抄和焚烧了许多曲艺书籍和资料,逮捕和杀害了许多曲艺人士。

骆玉笙也成为了他们的追捕对象,她带着儿子四处颠沛流离,之因为她曾经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积极参与演出,并唱过一些反映民族情感和抗日精神的曲目。

这些苦难经历虽然给骆玉笙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顿,但也锻炼了她的意志和品格,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和艺术才华。

骆玉笙用自己的声音和行动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和爱心,对侵略者和敌人的抵抗和反抗,用自己的艺术为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并为后来的京韵大鼓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后,骆玉笙积极投入到传扬革命精神的戏曲创作中。

1951年,她加入了“天津曲艺团”。

此后,历任天津市曲艺团演员、副团长,全国文联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骆玉笙积极参与革命文化事业,多次到前线和农村慰问演出,为人民服务。

1950年,骆玉笙演唱了《黄继光》曲目。这首曲子歌颂了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宣传爱国主义精神。骆玉笙精湛地塑造了黄继光的形象,展现出一个战士的英勇和智慧。该戏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泛好评。

1952年,为了配合电视剧《四世同堂》的改编,骆玉笙又参与了《光荣的航程》的创作。这是一首创作的京韵大鼓曲目,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位革命烈士在牺牲前写下的遗书。

骆玉笙以深情悲壮的唱腔唱出了烈士的英雄气概和对祖国的忠诚,将焦虑、憧憬、激动等复杂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改革开放后,年过半百的骆玉笙依然积极投身于京韵大鼓事业。

她不断参与新编古典曲目的创作,并担任导演。同时,她也在社会上开宗立户,收了多名徒弟,骆玉笙严格要求学生既要传承国粹,也要创新发展,不要墨守成规。许多才华横溢的戏曲青年都是出自她的门下。

2002年5月5日,骆玉笙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与世长辞,全体曲艺界与社会各界人士都为这么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离去感到惋惜,同时也对骆玉笙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结语

骆玉笙,一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令人敬佩。

从小酷爱京剧鼓艺的她,不畏艰辛,倾心于传统技艺的学习,日积月累,终成大成。中年创立京韵大鼓乐团,将京剧鼓艺融入现代乐曲,开拓创新,令这门古老艺术焕发青春活力。晚年更将京韵大鼓推上国际舞台,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路走来,骆玉笙以优秀的艺术造诣、开拓进取的精神、无穷的激情和对音乐的坚守,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骆玉笙的一生,是一部中国曲艺史,也是一部中国革命史。

她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变革,也参与了中国人民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幸福,从落后到强盛的历史进程。

骆玉笙的一生,是一首动人的曲艺之歌,也是一首壮丽的时代之歌。

她用自己的金嗓子唱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用自己的创新精神推动了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凭借孜孜不倦的教育传承了京韵大鼓艺术的火种和血脉

如今,骆玉笙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声音永远回响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铭记这位曲艺大师,继承她的遗志,弘扬她的艺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