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工程之郑白渠(上篇)

时间:2023-09-06 07:12:20

《郑白渠歌》

民歌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臿为云,决渠为雨。

水流灶下,鱼跃入釜。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郑白渠示意图

郑白渠,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均位于渭河北岸,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关中平原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网络。

郑国渠,战国末期秦国所建,为有坝引水灌溉工程,西引自泾水,向东汇入洛河,全长约150公里,用以灌溉渭河北岸农田,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

白渠,西汉时期所建,西引自泾河,东南方向汇入渭水,全长约100公里,位于郑国渠南部,与郑国渠合称为郑白渠。

白渠在历史上长期发挥着水利灌溉作用,大约唐朝时期,郑国渠基本淤塞废弃,白渠遂成为关中主要灌溉渠道,一直持续到清朝初年,之后由于水量减少,逐渐被废弃。

1930年,为缓解关中旱情,解决灌溉问题,中国近现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修建泾惠渠,工程部分地复用了郑白渠渠道旧址,历时两年建成放水。郑白渠得以转换身份,继续造福着关中的百姓。

壹 历史背景

战国时局图(公元前246年)

公元前247年,十三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尊吕不韦为仲父,由其主持国政。此时的秦国,一家独大,国力强盛,意欲东出,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东邻的韩国,处在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上,早已被其蚕食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土,随时有被吞并的可能。韩桓王在走投无路下,打算采用“疲秦”策略。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派遣著名水利工郑国入秦,以开发渭河北岸农业为由,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之间修建水利灌溉渠道,想以此消耗秦国人力和财力,进而延缓其东出的步伐。秦国原本就想对渭河北岸成片荒芜的盐碱地进行治理,但一直苦于无良策,此时正值吕不韦刚刚主持政府,需要政绩支撑,郑国的提议正中下怀,于是任命郑国主持渠道修建工程。

郑国规划:利用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地势特点,西起泾河开筑渠道,沿着山脚向东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灌溉面积,直至洛河。

在工程修建过半时,韩国“疲秦”阴谋曝光,郑国间谍身份被识破,秦王嬴政欲杀郑国。郑国回道:“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在权衡利弊之后,秦王嬴政依旧任命郑国继续主持修筑工程。

历时十余年,一条自西向东的灌溉干渠和密布的灌溉网络建成了,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渭河北岸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更是由于使用了含沙量大的泾水灌溉农田,增加了土质肥力,将渭北四万余顷盐碱地改造成了良田,极大地发展了关中农业,使其成为天府之国,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史记》中记载道:“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为纪念郑国的突出功绩,同时彰显秦王嬴政“一天下”的气度,遂将该渠道命名为“郑国渠”。

公元前230年,秦军在充足粮食的保障下,一举攻克韩国首府新郑。韩国在苟延残喘十余年后,成为第一个被秦国灭国的国家。

白渠示意图

以含沙量高的泾河为水源,进行泥水灌溉,使得渭河北岸大片盐碱地变为良田,短期增效十分显著。然而,郑国渠所流经的地区,地势比降小,即高度差小,导致水流较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更易淤塞,中长期来看沙害会越积越重,需要持续不断地维护。由于泥沙淤积,渠道抬高,致使泾水水流不能顺利入渠,故而历史上泾水的入渠处在不断地变化着。

公元前95年,即西汉年间,大夫白公向汉武帝上书建议:在郑国渠南部,修筑一条西起泾水,东南向注入渭河的灌溉渠道,获得批准,遂命名为白渠。

白渠同样使用泾河为引水水源,其灌溉面积较郑国渠要少,但是其比降,即地势高度差,较郑国渠大,故而水流较快,泥沙不容易沉积,渠道也就不易被淤塞,故而在历史上长期发挥着灌溉水利作用。大约在唐朝时期,郑国渠由于渠道淤塞被完全废弃,白渠遂成为关中平原灌溉的主要河渠。

未完待续。

声明:本文所用底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敬请告知。
特别
推荐
赫哲雪村欢迎您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